每日淘宝优惠线报汇总!秒级更新:点击查看
[7.20-8.6]淘宝超级立减 不只5折
[长期有效]淘宝省钱购 每天领红包
[长期有效]猫超省钱购 每天领红包
[长期活动]每天领频道红包 攒能量再兑换红包
手机淘宝搜索“好事连连876”领专享红包
[长期有效]淘宝领券中心 抢限量惊喜券
手机淘宝搜索“世界好大9977”领百亿补贴红包
6月21日-9月3日,每天抽百补红包
京东APP搜索“外卖优惠580”领京东外卖补贴券
7月1日-9月30日,每天限量领京东外卖券
[长期有效]淘宝签到红包!连续签到7天最高666
电信诈骗、快递垃圾造成浪费和污染、各种后悔与剁手……你遭遇了哪几样? “
电信诈骗高发期 今天距离“双11”已经快一周了,很多人还是没能从那一天的疯狂抢购中缓过神来。网上有个词叫做“双11后遗症”,说的是不少鏖战得身心俱疲、荷包干瘪的消费者们,开始逐渐清醒过来,长串的订单中,到底哪些是真划算,哪些又是假打折?可能很多人现在最想下单的,是“后悔药”。“双11”后遗症还有哪些?“双11”战场从线上到线下,快递业又正在遭遇哪些问题?
经过24小时的狂欢,落下帷幕。天猫、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平台战绩斐然,其中无线端成交量更是创新高。抢购族、剁手族偃旗息鼓,电商忙打包发货。而对电信诈骗分子而言,他们的“狂欢”才刚刚开始。有关专家提醒,本周是电信诈骗高发期,假中奖、假客服等手段均是骗子常用伎俩,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轻信陌生来电,一定要多方核实,万不可轻信骗子。
日前,来自杭州的网购达人沈小姐就刚刚被假中奖的短信骗走了15000元。“双11”这天,沈小姐收到一条中奖通知,信息里说,她被抽中为“双11”天猫活动幸运嘉宾,可获得iphone6手机一部,奖品“先到先得”。
沈小姐先是愣了一下,不过稍作回想,的确有不少店铺在搞额外的促销抽奖活动,而且奖品里确实有iphone6。沈小姐立马就回拨了短信里留下的“兑奖号码”。之后,对方以“缴纳保证金”、“预付税费”等老套理由,分三次骗走她15000元。
原本回馈消费者的购物活动却成为骗子行骗的大好时机,像沈小姐一样的受害者不计其数,如何消除“双11”的后遗症?面对即将爆发的退款诈骗、二手交易诈骗和中奖诈骗,有关专家建议,消费者需严守“三不一要”原则,即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因小利而受诱惑,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关键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遇到可疑电话、短信,要及时报警。
最近这几天如果说有“双11后遗症”,那么引发大家集体吐槽的主要症状还有这么几条:比如有的产品价格先涨后降、有的成交记录不全、有的货源不足难抢、有一些预付的定金不退等等。一些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比如说有一些商家采用虚抬原价的手段欺骗消费者,商品的价格明降暗不降,或者是明降暗升,等到货到手了发现上当了已经晚矣。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双11”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它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始实施后第一个“双11”,或许借助法律大伙儿可能会买到“后悔药”。
今年3月实施的新消法对消费者在网购等新型消费活动中的保护可以说是更加全面了,其中有一项是消费者通过网络等方式购买产品可7日内无理由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可以说是用制度保护了消费者反悔权。不过也请大家要注意的一条是,这个规定有一个例外的情况,就是说消费者订购的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和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在消费者在线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是不能使用这个规定的。以往新销法实施之前,消费者遇到找不到网店经营者的时候,可以向网购平台反映,网购平台通常会采用关闭该网店或者是以消费者超过维权期限为由就拒绝处理了,而在新消法实施之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服务者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还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后悔药”有没有?
过度包装该重视
快递垃圾这个话题,最近也是经常被提到的,就是这个网购用的包装,越来越严实越来越夸张,本来一个没多大的东西,包装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废弃物处理也应该成为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话题。
网购产品包装过度也是一个不算新的话题了,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撕开层层的胶带,然后再打开纸箱再割开被胶带缠紧包裹着的气泡垫,然后可能才能看到你要买的商品。在“双11”过后,数以百亿的交易额背后,其实还有包装废弃物造成的一地鸡毛。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无法精确统计的快递垃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快递公司解释说,我们之所以要缠上好几圈的胶带,也是因为这个运输过程中有堆积,只有增强包装袋的圈数才能增强强度,避免商品被压坏。根据测算,目前快递业日均产生的废弃包装已达千万件,每年的包装胶带连起来能够绕地球二百多圈。按照国家邮政局给出的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约92亿件核算,这意味着包装费用就超过了10亿元。与此同时,这个网购包装造成的浪费和污染也非常令人担忧。胶带的主要原料是聚氯乙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vc,废弃的pvc在土壤中至少要经过一百年才能自然分解,而我国目前也没有可行的环保材料可以替代pvc胶带。